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管理
新闻中心 » 解读美国高盛(Goldman Sachs)战略

解读美国高盛(Goldman Sachs)战略

胡志越 2010-10-16 16:41发表
阅读次数 1585
我叫胡志越,由刘永佶老师与杨思远老师安排,现将尘封已久的《中国石油战略研究》部分推出,在北京经济学博士论坛与大家共同解剖美国高盛战略并愿为有关未来中国社会的微观经济领域的整顿,提供充分必要的佐证。  
第一部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高盛“整顿”中国石油工业  
一、时间巧合?还是历史宿命?  
众所周知,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中国政府对此“最强烈抗议”,要求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承”担责任。北京、上海和西安等地的热血青年举行示威游行,抗议美国的行径。至今认为是中国的“国耻日”。  
或是时间巧合?或是历史宿命?美国高盛集团“整顿中国石油工业”恰好锁定在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的时间坐标上:1999年5月8日。  
美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当天,高盛集团赴中国的首席谈判代表、高盛集团欧洲重量级人物、高盛集团股本市场部董事总经理受中国政府聘请的保罗·申培立(PAUL SCHAPLRA)在意大利机场已经获悉并经过多方核实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之事,对此次中国之行有所犹豫。在获得中国方面“认为谈判只能成功,没有退路”的承诺后,开始了美国针对中国的历史行动——目的明确:拆分具有中国社会经济基础之美誉的石油石化工业。保罗·申培立回忆说:“正好在决定聘任细节当口,北约轰炸了贝尔格莱德的中国大使馆。我持意大利护照,当日正要飞往北京。而北约的轰炸机是由意大利起飞的;所以,一开始便不大妙。即使是客户方面对这事也多少有些敏感”。“客户方面”当然是指中国方面。他表示:“这是我在中国参与的第一笔交易。既然情况已差到不可再差的地步,往后情况只会改善。”  
美国高盛集团高级谈判代表为何在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之际,如此自信的飞往中国?其背景究竟是什么?其结果又是什么?  
二、可悲又可叹的历史镜象及其结果  
1998年,石油工业被上层建筑领域强制拆分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此方案依然出自美国之手);  
199946,《朱镕基总理与克林顿总统会谈》中说:中美两国元首互访期间在能源和环境问题上达成的共识正得到落实,双方将在环保和能源领域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并愿意继续共同努力,推动中美在能源和环保领域的互利合作取得更大的成果——简言之,就是允诺美金融垄断资本集团与工业垄断资本集团对中国石油石化工业进行“整顿”;于是,换来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问题的联合声明:美政府“坚定支持中国于1999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以,历史呈现出高盛高级人物在美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之际,风尘仆仆从意大利起飞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瓜分中国石油、石化工业的可悲又可叹的历史镜像。  
谈判过程中,高盛方案“整顿了”中国石油石化工业,将包括著名的大庆油田、新疆油田等20多个油田中的10多个油田一并作价帐面总资产4000亿人民币且计划海外上市;另外,将胜利油田、河南油田、江苏油田、江汉油田从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剥离,划归中国石化另行海外上市(说明:松辽盆地、塔里木盆地、准葛尔盆地是中国石油工业二十一世纪重点勘探且必将获得重大油气发现的重要地区)。  
瓜熟蒂落:1999年11月5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家工商局登记注册,从事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管道运输、销售等业务,所属成员企业50多家。旋即,1999年11月15日,中美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达成双边协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代价竟以石油石化产业的美国公司之整顿而一锤定音。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中国终于成为不具备市场经济地位的世界贸易组织的国家。距高盛整顿中国石油工业获得全胜仅10天,中国社会发生了沧桑巨变——以此为标志,中国社会全面跨越社生产资料公有制底线向囯际化侵略资本的转变。美国实现了通过国际垄断资本集团控制中国最优良产业链的历史目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法律文本中依然采用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这个老企业名称,CNPC就是现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油股份的母公司。美国高盛集团“整顿”中国石油石化工业是美国允许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核心内涵。对此,既得利益官僚群体保持高度的历史静默,向中国社会隐瞒了这个惊天的秘密。后来的事态发展:中国政府出面,各大油田必须交出权力,构建新的企业架构;附属公司全部取消,改为企业分支部门管理,3000 个的银行账户全部取消,采用一个总公司开设的银行账户,由北京统一管理。所有资本开支均由总公司统一做出决定。1999年夏季300个分支机构经理应邀前往北京得到允诺,其负责人可获得认股权证作报酬及管理层反购并交出经营权,(300多位高层领导将以期权方式得到75%的报酬)。此方案将中国各大油田沦落为中国石油的油气生产基层小队,失去了所享有的高度经营自主权,消失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早期社会主义所建立的石油工业制度体系随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更而被全面废黜。  
2000年4月,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次日,在中国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交易。为高盛集团炒高世界油价举行了隆重的“奠基礼”。  
三、美国长期与短期的世界石油战略究竟是什么?  
美国长期与短期的世界石油战略选择在高盛公司(Goldman Sachs)——用以全面私有化中国、短期快速全面地炒高世界石油价格、面向未来则快速打压世界石油价格。换言之,高盛石油战略必须完整体现美国国家核心利益,短期获利不得危机美国国家安全。  
高盛的历史任务——代表美国政府长期从事私有化中国的工作。  
高盛狂捧中国,扩大在世界石油市场的资本性投入。短期油价的快速攀升用以刺激中国石油公司大举进军世界石油资本市场,而后,快速打压世界石油价格,在历史长久的低油价时代里套牢中国经济——这便是美国欲通过高盛方案要实现的庞大战略图谋。这个过程中,美国打压油价的时机的选择——那就是等待利用低油价武器实现对中国与俄罗斯的同步打击(效果如何?要看事态的发展)短期油价的快速攀升中将所获利润化为在美国外汇储备,中国所获得的是一张白条。在为美国救市中,美国人把白条也骗收了。  
高盛战略之组合  
1整顿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并海外上市——彻底废黜社会主义公有制;  
2、打造两个上下游一体化的垄断公司——长期垄断中国石油供应之命脉;  
3、利用国际金融资本集团快速炒高世界油价——短期获得最大资本收益。  
4、监管中油股份操纵中国国民经济走向  
前两个战略的成功实施,为第三个战略的纵深发展提供了社会制度保障与工业制度保障,是第三个战略展开的政治经济的前提条件。其中,废黜社会主义公有制,而同时打造两个中国官僚资本主义生产经营方式的和上下游一体化的垄断石油公司。  
美国政府认为:废黜中国石油石化工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首要问题;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大庆是中国工业的旗帜。石油、石油化工的私有化从而推进全面实现中国社会的私有化进程。其作用巨大、意蕴深长。  
高盛战略清楚地表明:只有对中国石油天然气产业进行私有化,中国才有可能真正成为彻底取消政府管制的私有化的社会。  
高盛方案的相关内容  
①高盛方案将中国石油工业钻井作业队伍踢出核心企业  
高盛高级官员证实:中国石油工业的精神象征是以王进喜为代表的钻井队伍——铁人式的石油工业是中国最大的产业链,一些铁人式的官员不赞成拆分中国石油。故高盛方案一脚踢出为石油工业立下汗马功劳的钻井队伍,让“大庆经验”与“大庆红旗”彻底退出当代中国核心产业的历史舞台,为殖民化中国石油工业清除历史障碍。  
②高盛方案收缴各大油田经营自主权,推行企业集权制度  
按照新的企业架构,所成立的附属公司全部取消,改为企业的分支部门管理。所有为数达三千个的银行账户全部取消,改为只采用一个总公司开设的银行账户,由北京统一管理。所有资本开支均由总公司统一作出决定。于是,驰名中外的中国各大油田失去了计划经济条件下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享有的高度经营自主权,消失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  
③管理层激励机制  
第一次在中国上市公司中公开提出并实行激励机制——后来的事态发展:中国政府出面,各大油田必须交出权力,其负责人可获得认股权证作报酬及其管理层反购(300多位高层领导将以期权方式得到75%的报酬)。新的管理层激励计划获得国务院的批准。其办法是由企业的管理者在金融机构的支持下通过大量举债或者进行股权交易的方式拥有本企业股权的行为。这就产生了新的官僚资本.  
④裁员方案  
高盛指出: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的资产,包括雇用的150万个工人,在资产评估时工人数目也必须由150万减至48一百零二万石油职工被裁员。(称下岗, 而永远离开了由他们所创业的单位)  
⑤拆分中国石油最基本稳定细胞   
高盛的方案显示:重组过程中,其中少量成员可能划为“核心”员工,获中国石油聘用,但另一些成员则被划为“非核心”员工,可留在重组后的中油集团。绝大多数, 主要是年老病残的创业者, 令其下岗.此计划深远意义在于:各大油田核心产业部分的工人家庭大多是双职工和其子女的多职工家庭,以热爱石油工业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这些家庭的共同特点,将这种超稳定的社会基本细胞砸烂,是高盛方案的重要考虑方向(此计划后因石油石化工潮而被迫搁浅)。中国产业工人的队伍由此而解体.  
⑥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问题  
中国石油经大规模重组为新型公司,内部机制运作、与母公司的关系、与政府的关系及独立董事的地位,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人际间的平等友爱同志式的关系恢复到等级森严, 差别巨大的猫鼠关系。高盛不仅着眼于中国中央政府放弃行政管制权,更着眼于中央政府放弃财政监管权。  
高盛方案的战略成果  
成果一:高盛方案打乱石油石化工业工业格局,中国石油石化工业受制于人  
公有制条件下,有关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炼制和进出口贸易等业务划分是: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负责陆地原油的勘探与生产;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负责海上原油的勘探与生产;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负责原油的炼制与化工;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独家垄断石油进出口贸易。  
社会主义体制, 按“两条腿走路“的方针,统一计划管理,分业经营、有效地防止垄断,虽然有上游业务、下游业务、海洋陆地石油勘探开发等业务也不发生利益冲突——是有效防范市场风险的手段;无论力量来自何方都无法同时控制中国若干条最为优良的产业链条。成品油的炼制与销售是多元化的,除中国石化总公司外,地方政府也投资兴建了相当数量的炼油厂——这种机制没有导致油荒。实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石油石化工业从地质勘探、油田建设开发、油气生产运行、石油产品分配、石油产品价格以及进出口贸易等的国家控制。1960年代以来,各大油田及其石油化工企业在石油部、化工部和后来的能源部的领导下,创造了微观经济领域的辉煌,承担巨大的原油差价而成为当代中国工业化的经济发动机——“我为祖国献石油”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度下的石油、石化工业的道德风貌的真实写照,国营大型企业的政治道德价值体系在其中发挥着十分重大的作用。  
社会主义公有制度下的机构设置与业务划分,实现了中国社会能源供应的计划性,使得中国社会在多次的世界石油危机时刻能够保持中华文明应有的从容,表现为中国社会健康持续的理性发展。我们应当感谢早期社会主义构建的这种独立自主的超稳定经济结构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制度的保障。然而,社会主义公有制度体系在中石油、中石化海外上市而资本主义化的过程中分崩离析——两个庞大的经济怪兽以资本主义的生产经营方式形成高度垄断的上下游一体化的经济实体伴之以外贸进出口经营权利,开始了当代中国私有化的“油荒时代”。2005年,中国发生油荒,中石化下属国际贸易公司于7月份在国际市场上抛售数百万吨原油。8月份,广州、深圳油荒加剧七成油站断供,中石化为为深圳提供2万吨成品油。广东海关的统计显示:200517月,经广东各口岸出口成品油共计117.3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9.2%;进口成品油974.3万吨,下降19.1%。在广东口岸出口的成品油中,汽油出口41.3万吨,占35.2%;航空煤油出口36.9万吨,占31.4%  
石油工业在早期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不断壮大,1965年底,我国石油产品品种达494种,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等4大类产品产量达617万吨,自给率100%。1970年代末,我国原油产量跨过了一亿吨大关。在历次世界石油危机和海湾战争中,中国能够从容自若,积极主动,在国际上保持独立的政治、经济地位,国民经济未受世界石油动荡的影响,决不是简单因为中国是世界第五大产油国,也决不是一个简单的具有1亿多吨石油年产量的问题。恰恰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度的理性设计,为中国石油的健康发展奠基提供了保障  
打造走出去的特大型垄断石油公司本来是解决中国石油日益尖锐的供需矛盾的,实际生活中却是放弃社会主义公有制而私营化的政府不管的内涵——就国内经济生活而言,当然产生了高油价和油荒。表现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和通货膨胀的推动。油价上涨影响交通运输、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的良性发展。2000年受油价上涨因素影响,我国公交系统、货物运输企业、出租行业、民航、铁路、内河及海洋运输,均呈现成本上升、利润下降的局面,中国民航首次出现亏损。全国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一年增长2.8%,2000年全国的生产资料价格也比上一年增长了5.1%。无视国民经济现实困难的垄断中国大江南北的中国石油、中国石化控制着全国成品油的炼制与销售;当国际油价上涨——其所属的炼油厂家愿把成品油销往售价更高的市场。国际油价上涨——国内石油公司向海外抛售成品油获利——国内成品油短缺——国内石油公司花费更高的价格购买原油或成品油——进而,推高世界油价。  
当代中国的悲哀之处在于:打造了两个经济怪兽,却没有降伏两条怪兽的猎手;中央政府无法对之进行约束,加之政府机构中没有工业部委对之进行经济管制,使得两大石油公司政治、经济实力空前庞大。本质上讲,两大集团无需对全社会的经济运行形势负责——中央政府作茧自缚。  
成果二:持续私有化造成引发矿难  
1990年代以来,中国为满足持续私有化的需要,废黜了工业部委,因此缺少工业部委的专业化垂直管理体系来实现中央政府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监管,为中国早期社会主义工业化立下汗马功劳的石油部、煤炭部、化工部、纺织部、机械部等消失在全球化的视野中,闻名于世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湮没在私有化的大潮之中,关停并转使得急需发展完善的当代中国社会的工业基础变得十分脆弱。  
中央政府放弃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垂直管理体制的基本形式:  
1、将国有国有大中型企业交由地方政府然后私有化;如煤炭、钢铁行业。  
2、成立行业性国家垄断公司,发改委、国资委代行监管;如石油、石化。  
前者的“矿难”、“厂灾“ 推动企业破产的原动力,后者造成“矿难”和“油荒” 的直接责任者。高盛方案彻底废黜了石油工业垂直管理体系——岗位责任制,造成石油工业安全管理链条致命的“断环”。以中国石油川东钻探公司特大井喷事故、吉林石化爆炸案作为当代中国工业因私有化导致工业垂直管理体系分崩离析进而导致工业事故频发作为重要标志。  
中国石油川东钻探公司2003年“12·23”开县特大井喷事故造成巨大伤亡,243人因硫化氢中毒死亡、2142人住院治疗、65000人紧急疏散——马富才引咎辞职。  
 20051113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爆炸, 5 个小时内,共发生爆炸15起,其中较大爆炸6起。造成5人死亡、1人下落不明、2人重伤、70多人受伤、紧急疏散1.2万名大学生和3万名居民;主要污染物苯、苯胺和硝基苯等排入松花,水质最高超标一百零八倍,污染带长达八十公里。哈尔滨以下江段汇入呼兰河、汤旺河、牡丹江等较大支流,约400万人口的哈尔滨市饮用水源被迫中断供水。恐慌情绪蔓延到俄远东城市。 20051114 ,中石油发布《关于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11.13事故情况》声明:“ 20051113 下午1345分左右,中国石油所属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苯胺装置发生着火爆炸事故,事故未影响吉林石化分公司主要业务生产。据环境监测,事故现场周围大气质量合格。事故原因和损失情况正在调查之中。”吉林化工董事会表示:“发生爆炸事件的资产不属于上市公司,爆炸事件与上市公司没有关系。目前中石油私有化工作正在照常进行,不会对收购造成影响”。媒体因此质疑:中石油属高危行业,吉林石化爆炸时,中油股份忙于资本市场对吉林化工、辽河油田、锦州石化进行要约收购——中国石油热衷资本扩张并购,面对重大安全事故,推诿塞责。  
中油集团、中油股份是母子公司,主要领导是一套人马。由于放弃“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业安全责任制,造成“石油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体系”持续弱化,故,埋下重大事故隐患。深层次原因:2002年以来,吉林石化大力推行员工分流下岗等减负的所谓改革——双苯厂原有职工5000多,分流至1300人,40岁以上的职工大都被迫买断下岗——科层体制的冷酷,造成了群众的冷眼旁观。20051222日,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新闻发布会上谬称:松花江事件中,吉林石化是独立法人实体,是承担责任的主体,集团总公司承担的是领导责任。言论目的有三:其一、扭曲责任主体——掩盖吉林石化是中油股份企业的基本事实;其二、掩饰持续私有化带来的“厂灾“(当时中油股份正积极进行私有化吉林石化的相关事宜)。;其三、无视“厂灾“的严重后果为既得利益官僚体开脱。如此隐瞒重大事故真相——中国石油操纵相关部委的能力达到新的历史阶段。  
 20051124 ,法《世界报》指出:中国“化学切尔诺贝利”事件是预料之中的事,触及中国最急功近利竞争激烈的能源和石油产业。它最终触及中国的水资源危机。世界自然基金会因此发表文告对中国化工厂剧毒物质泄露可能对整个地区造成的生态危害表示严重关注,基金会主席克洛德马丁在接受瑞士媒体采访时说:“这是一次极其严重的生态污染事件,中国已不是第一次发生此类事件,恐怕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无论怎样,中石油坚决执行美国高盛的继定方案,高盛的短期目标已实现:大型国有企业所有制变更;长期目标:中国国有最大型企业持续私有化。最终目的:完全彻底地私有化当代中国最优良工业产业链条。中央政府放弃对石油石化工业等优良国有骨干企业的管制,将计划经济统一生产布局、统一经营布局、统一资源配置、专业化分工的经济模态砸烂的作法——是上层建筑领域盲目轻信高盛方案的刻意所为,导致国家对大中型国有骨干企业的失控和工业全局性的失衡。  
成果三:划界长江,利润外流  
美国高盛方案将中国具有国家部委职能的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打造成了一个纯粹市场化的赢利机器——1998年中国整合中油集团、中国石化上下游业务,中石油的母公司中油集团获得注入中石化部分炼油厂资产,中石化得以注入部分油田资产。目的是整合两家上下游一体化的石油公司——表面上促成两家公司在国内竞争、防止一家的垄断,业务划分以“长江划界”;中国石油控制长江以北资产,中石化控制长江以南资产,由是,专业性的划分蜕变为地理上的划分。高盛声言:长江划界并无客观的理论依据。  
划江而治——耐人寻味;当时中国的谈判代表忽略了此方案的巨大危害:其一、打乱石油石化的业务划分,形成两个“上下游一体化”经济集团;其二、业务整合,美国可轻易控制其中一个上下游一体化的核心产业;若不这样划分,美国最多只能控制当代中国石油石化工业上下游业务中的某一部分,而不能控制涵盖整个上下游一体化的核心产业链条;若同时控制中国民族工业两个特大型企业,美国深恐自身力量不足,单纯控制上游的油气生产的核心产业——将得不到下游产业的丰厚利润;单纯控制下游产业——则受制于上游油气核心产业的原油出厂价格与中国国家成品油定价,难以实现对中国石油工业的控制。  
两个上下游一体化的垄断公司的出现,使得美国公司控制其中一个产业链条便可实现美国政治、经济的利益最大化,为美国联合其它西方石油战略伙伴共赢中国能源市场、共同瓜分当代中国石油石化工业的巨额政治经济利益成为可能。否则,依然的中石油负责上游业务、中石化负责下游业务的划分——其他西方石油公司无论赢利与否——都会把美国石油公司当作商业上的对手,进而导致美国与西方石油战略盟友之间的利益冲突,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和私有化大型中国国有工业的战略意图。  
为此,1999年高盛集团的代表在中国会见了英国石油阿莫科公司(BP Amoco)总裁邓克斯,达成美英在中国的石油利益共享的战略盟友之默契,英国石油公司以十亿美元认购中国石油的股份,后高盛谈判代表说英国公司的加盟为高盛方案作出了历史的贡献——使中国石油相信:“中国石油添加了一个有实力的战略性伙伴”——殊不知“划江而治”已经实现了英美石油公司历史长久的战略同盟之构建。这就是帝国主义瓜分殖民地中囯的资原资产划分的势力范囲的历史重演,  
划界长江——是美国人的渴望,也是美国面对中国国民经济最为庞大的两个经济实体的信心不足的具体表现与所必须采取的防范措施。打乱中国国民经济有关石油石化产业的利益划分与业务划分格局,形成中国国内经济割据局面。   
中石油方面:BP以战略伙伴身份斥资6.2亿美元购买约35亿股,占当时中石油流通股的近20%。中国石化方面:BP28.62亿港元购买了中石化18亿股,与埃克森·美孚、壳牌一起成为中国石化的战略投资者,三家购买中石化全球发售股票的一半。作为回报:BP获准分别与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在广东省和浙江省合资各建立500座加油站,埃克森·美孚和壳牌获得了分别与中国石化在广东省和江苏省各合资建500座加油站。此后,BP与中国石油签订了在福建设立800座合资加油站的协议,而中国石化也与埃克森·美孚签订了在福建设立600座加油站的协议。国际垄断资本集团各得所愿:壳牌、BP集团和埃克森·美孚三巨头在长江划界的战略中,进入了中国成品油销售市场。20041118日,英国BP集团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合资的成品油零售企业中油碧辟石油有限公司在广州宣布成立。建立广东省500个加油站的零售网络,双方股权比例为中国石油占51%BP49%。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也和BP在北京宣布成立中石化碧辟(浙江)石油有限公司;争相向国际工业垄断资本集团奉献中国的石油利润。海外上市,美国高盛战略风光无限。划江而治,中石油、中石化争相献媚。现在,国际工业垄断资本纷纷抛售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的股票,原因在于金融市场的短期赢利和成品油市场的长久利益的获得。  
所以说:信赖高盛没有错误,错误在于盲目轻信。别人的战略不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就会产生盲动甚至战略全局的错误。这一点中国石油应当很好学习中共在处理中苏两党及其与共产国际关系问题上的历史经验,立足服务中国国家利益、保持独立自主的政治经济地位,才不至于落入别人的圈套,才能在全球化的大潮中深刻把握自己的命运。  
成果四:美国战略——监管中油股份操纵中国国民经济走向  
在美国高盛财团完成了中国石油海外上市的历史使命后,美国国会隆重登场,借口治理国内企业,2002年通过《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法案的404条款要求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于20051231日以前,达到该法案的要求。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要素。通过美国国内的证券监管插手中国石油的工业制度体系与内部控制。  
对于该法案欧亚各国明确反对,以德国为首的欧盟明确反对,英国贸工部表示,英国会计公司的监管权归属英国而不属于美国。欧洲监管机构称该法案超越了美国司法管辖权。日本注册会计师协会会长奥山章雄也指责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将美国法律凌驾于《日本证券交易法》和《注册会计师法》(CPA law)之上,明显违背国际规定,并侵犯日本主权。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则全面接受,声称: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海外上市的大型跨国公司,有义务接受上市地的证券监管制度的约束,必须遵守《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有关上市公司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20043月正式启动满足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中油股份内控体系”。力求在公司各个层次、管理的各个方面、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满足美国法律对中国石油的各项要求。共分六个阶段:1、启动阶段,对项目作好准备阶段;2、流程绘制和确认阶段;3、风险评估标准的确立阶段;4、差异分析,确立控制手段;5、测试阶段;6、维护更新阶段。  
中国企业接受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必须经过中国人大立法,擅自接受是非法行为。中国石油海外上市,本意是筹资、吸纳国际游资,现在却要遵守连欧盟各国及其与美国关系极其密切的英国、日本都难以接受的美国国内法律,即:毫无条件接受美国的监管控制,中国石油及其命脉将完全操纵在美国金融垄断资本集团与石油垄断资本集团之手。  
拆分后的石油工业,内部要求两大石油公司再度合并的呼声甚高(即要求中油集团与中油股份合并),是美国急切出台《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以便达到控制中油股份的真实原因。中国石油无条件接受,是中油股份企图借美国人之手抗衡中央政府的手段。  
由是,《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彰现高盛战略方案三个战略层次  
1砸烂庞大的石油工业产业链条——分餐食之;  
2、核心产业海外上市、膨胀异化——美国优先控制;  
3、非核心产业萎缩性发展——日后产权瓜分。  
战略成果五:政治经济的严重后果  
就中国石油海外上市所发生的一系列的问题来看,高盛方案实现了如下政治目的:  
石油工业生产资料以股权形式海外上市,废黜按劳分配原则;  
②行政手段导致石油工人失去生产资料进而失去主人翁地位,强制工人买断下岗,造成震惊中外的石油石化工潮;  
③实际废黜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基层党书记兼工会主席,党委会沦落成厂长个人集权的附庸,企业民主制度受到空前的损毁;  
④废黜干部来自基层的任用制度,废黜社会主义企业的薪酬福利制度,“四个不一样”的贵族化理论代替“三老四严”、“四个一样”主体思想;  
⑤废黜石油工业现代制度体系——岗位责任制,石油工业垂直管理体系随之解体。  
此为标志,中国社会总体跨越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底线,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全面私有化,社会矛盾急变为工人阶级与既得利益官僚体之间的矛盾、中华民族与企图重新殖民化中国的国际垄断资本集团之间的矛盾;既得利益官僚体与国际垄断资本集团相勾结,造成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性中断,新民主主义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脉相承的“道德基础”已不复存在、执政党的执政基础持续丧失。表现为社会主义政治道德体系的分崩离析,表现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由公有制向私有制的蜕变、表现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向官僚私有制的倒退、表现为国家发展战略的独立自主能力的虚弱并呈现出重新被殖民化的倾向。  
强调说明:中国各大油田与国际上单纯从事油气生产的油田是不同的——因油田开发形成了相互依存的产业链条与新兴工业城市生命共同体;以油气生产为主线、跨地区、跨行业、相互依存的产业链条造就了国民经济以石油、石化、机械行业为中心的跨越式发展—150万名员工分布在巨大的石油产业链条上与城市群落之中;高盛方案砸烂了当代中国最辉煌的产业链条,核心产业异化膨胀海外资本扩张,相关产业被一脚踢出石油行业,萎缩性发展,成为社会新贵攫取的目标,150万人减持到约40万人,36万人的买断下岗——中央政府一次性买断了与石油石化工人的血肉联系  
如上,是美国政府依靠高盛战略所取得的长期战略成果,造成有关中国社会较为严重的政治后果。  
当代中国为什么要拆分中国石油?  
中国石油总资产约占中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总额的1/20,利润约占整个国企利润的1/4,在中国民族工业中举足轻重,被誉为“国企航母”。石油工业作为当代中国最优良国有资产被拆分并在海外上市,是当代中国最大的经济悬案: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所建立的完整的石油工业体系,究竟是什么动因与力量将其拆分?中国石油原总经理、中油股份原董事长马富才列出一组数据作为拆分石油工业及其海外上市的理由——根据美国《石油情报周刊》排名,中油集团在世界50家最大的石油公司中居第11位,总资产占埃克森公司66%,其销售收入仅为埃克森的32%,净利润为1.7%,职工人均利润为0.21%。这组数据是微观经济层面的数据,反映的是规模与效益的问题——不能为变更基本社会经济制度提供本质的说明。按马富才的逻辑:微观经济层面存在的问题需要变更所有制来解决。  
美国也存在微观经济问题,如何美国没有变更自己的基本社会制度?1820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2261亿美元,占世界1/3,比整个欧洲还多400多亿美元。可欧美各国并没有学习晚清大地主阶级所构建的封建等级的基本社会制度。晚清王朝固守大地主阶级所有制,不仅没有通过洋务运动而实现工业化,相反,导致了更加严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剧面,在全民的道德反叛中,晚清王朝覆亡了。今天,中国社会完成了所有制的变更,极度贫穷落后的家底,一切从零开始,虽然是髙速度的发展,可中国依然没有美国的经济规模大,为什么要再次变更所有制形式。变更后的结果是怎样呢,是否实现了重要企业的效益最大化?  
就中国国民经济总体发展规模而言,其国民生产总值约是美国的1/9——中国是否需要埃克森·美孚一样规模的石油公司?世界上10家油气公司控制着全球油气储量的70.5%和产量的58.4%,拥有全球近一半的油气下游产品。全球其他矿场资源的消费主体依然是老牌工业化国家,不足世界人口15%的发达国家消费全球62%的石油和50%以上的金属铝、粗钢和精炼铜。占世界人口80%的发展中国家仅消费全球33%的石油和不足40%的金属铝、精炼铜和粗钢——美国平均每天消耗掉石油近2000万桶,约占世界总需求量近1/4。石油在美国总体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2001年达39%,一半以上依靠进口。美国年人均石油消费量3.17吨,是世界人均消费水平的5.4倍。20世纪美国共消费350亿吨石油,  
中国石油石化工业快速发展,形成了当代中国最为辉煌的产业链,进而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发动机”。石油工业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油气生产为主线、跨地区、跨行业、相互依存的产业链条;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中国石油工业发展模式造就了中国国民经济以石油、石化、机械行业为中心的跨越式发展,并形成了巨大的城市群落。石油、石化行业对其所属相关产业链来说,犹如兄长,大家庭的关爱,造就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证与促进水、电、通讯、石油机械、医疗卫生和教育系统、房地产业开发系统、农工商系统、多种经营系统、商业系统等跨越式发展,造就了一个辉煌的工业时代。此工业时代自1960年石油大会战开始一直延续到1999年的石油石化工业的所谓战略结构性调整而结束——拆分了中国石油工业也就拆分了中国工业化进程最有生命力的产业链。  
松辽盆地、塔里木盆地、准葛尔盆地是石油工业二十一世纪重点勘探且必将获得重大油气发现的地区。以大庆油田为例:已探明地质储量140多亿吨,动用地质储量48亿吨,开采46年,采收率约50%。1960年代以来,大庆共发现油田25个、气田10个,生产原油18亿多吨。截止2003年,连续实现年产油气当量5000万吨以上28年高产稳产;累计生产原油17.74亿吨,天然气796.42亿立方米;出口原油3.65亿吨,创汇509亿美元;上缴各种资金5364亿元,同时承担原油差价4190亿元。45年当中,大庆油田共为国家上缴各种资金并承担原油差价超过1万亿元,创造了世界同类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被世界石油界评价为优质高效油田;大庆油田勘探开发成果与两弹一星等重大项目共同载入了中国科技发展史册——如此优良的产业为何出卖于海外?  
2005年,中国发生自1960年代以来最为严重的油荒,三大石油公司全面实现赢利。中石油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该公司净赚616.24亿元,同比增长36.1%。实现销售收入25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5%。实现经营利润855亿元,同比增长33.1%。中石化2005年上半年净利润180亿元,同比增长20%。中海油2005年上半年净利润:118.3亿元,同比增长68.6%中国石油海外上市,则将未来中国的巨大石油利润一并出卖了。人们要问:1、到底为何拆分中国石油?2、拆分中国石油要达到什么目的? 3、拆分中国石油的道德界限在哪里?4、石油工业出现了经济危机或是政治危机?转制是为了转嫁危机?5、中国石油的股份制改造是否带有经济上的目的或者政治上的某种企图?如上的问题,我们共同思考。  
石油是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社会经济的命脉。谁操控了石油,他就是当今世界的覇主。谁能操控中囯石油,就能主宰中国,操控全球油价,这就是美囯的战略目的。而中囯的资改派为复辟建立特权官僚资产阶级及新生的资产阶级为撄取最大的资本,只有从出卖囯家主权及资产、资源转走资金,而投靠美国。共同对付中国人民,为建立美中帝囯,主宰全球这一目标,建立起战略伙伴关系。

相关热点推荐
新版《压力容器用钢锻件
人社部:我国将力争职工
我国铸造行业大而不强尤
2010上海世博会闭幕
大型轴承品牌齐聚中国抢
南方电网合作超大储能电
近期房地产调控政策分析
关于GB/T25198
五一国际劳动节
阀门
解读美国高盛(Gold
国务院出手稳定物价 再
温家宝参加福建代表团审
五部委:禁止在食品中人
吸纳民意 个税起征点提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
基地二号人物扎瓦希里或
美专家称:日本强震“近
温家宝:当前最大危险在
我国制定车船税法 按排
日本强震拖累世界经济
原材料产品生产增速减缓
云南盈江5.8级地震已
国务院连出16招稳定物
发改委能源局召开会议
个税起征点提至3500
朝鲜称美韩合作可能导致
发改委发布2010年前
财政部详解上半年税收增
杭州原副市长获死刑 钱
银行理财中外资PK:外
公司发放月饼给个人需缴
成都拟建大型危化品物流
新技术:- 新一代高性
温家宝:今后五年我国经
个税3500元起征 工
《液氮生物容器》等三项
俄罗斯总统将访问越南
吴邦国:不搞多党轮流执
个税修法终盘3500元

泰兴岚宇贸易|泵|压力容器|煤|石油|炼钢|炼铁|化工|服装
地址:泰兴市毗芦桥东158号 传真:0523-87988818 邮编:225400 
手机:13376038288 电话:0523-87772378
E-Mail:lanyuzhufeng@yahoo.com.cn
 zhu13376038288@163.com
Q我

www.jslanyu.net, 技术平台支持: YPS  举报非法网站
Copyright © 2010-2012 www.jslanyu.net & www.lanyu.nev.cn All Rights Reserved.